“补习班”自古就有!林则徐也龙八国际曾靠它谋生
发布时间:2023-07-20 16:48:04

  今有高考、古有科举,“金榜题名”向来是读书人的梦想。可是榜单再长,终究有限,为了“春风得意马蹄疾”那天的早日到来,古人也不得不“补习”、开小灶。

  明清两代,统治者为了加强思想控制,推行八股文,让考生就“四书五经”取题,采用固定的格式和相对固定的字数书写文章,不允许自由发挥。

  在此情况下,要是考生在考试时能带四书五经的资料进去,自然能稳操胜券。为了谋求功名,当时不乏考生铤而走险,选择夹带等作弊手段试图蒙混过关。

  我国就曾发现古生用于科举考试作弊的“袖珍型”经书,上面以非常小的字体刻着“四书五经”中的重要篇目的摘录、讲解等。

  当时的补习机构为应对科举考试,纷纷聘请钻研八股文的老学究或者考取功名的往届生,就他们的考试经历开讲座补习班、谈经验,甚至将他们撰写的“高质量”的八股成题库,让学生们熟读记诵。

  嘉庆九年(1804年)底,已是举人的林则徐前往京城参加会试,但名落孙山。回家后,他利用自己的知识在福州北库巷开设“补梅书屋”补习班,边工边读,等待下一次的会试。

  临近大考之年,考生们还会以文结社,互相学习,通过文章的切磋和交流,为即将到来的考试做好准备。有时,他们也会聘请老师对大家的文章进行品评,以求更有针对性地查找自身不足,提升中榜率。

  因为文社的备考目的性更强补习班,有“临阵磨枪”的意味,故而常被人们戏称为“科举考试前夜的突击班”。

  古代的补习班十之八九都是为了科举考试而存在的,所以八股文流行就教八股文,应制诗流行就教应制诗,考据之风流行就转而让考生“皓首穷经”。

  但在一般的科举考试中实在无望的人又该如何?于是,琴、棋、书、画、医、卜、算学等各类兴趣特长班便顺势而生。

  元代的郭守敬自幼受祖父影响,熟知天文、算学,擅长水利技术,动手能力极强,小小年纪便能根据书上图案制造出科学仪器来。

  渐渐地,祖父的知识不够教了,就将他送去好朋友刘秉忠于河北邢台紫荆山开班的天文学特长班里“深造”,学得了一身本事,在天文、历法、水利和数学等方面取得了卓越的成就,官至太史令、昭文馆大学士。

  唐朝就设有“制科考试”,即有别于定期考试的不定期科举考试,目的是防止常科考试埋没特长生,选拔“非长之才”,以弥补常科的缺陷和遗憾。

  据《云梦漫钞》记载,高宗李治在位时的永徽三年(公元652年)唐朝始设制科,显庆三年(公元658年)始有“志烈秋霜科”,属于贤良忠直类科目,诗人韩思彦考中该科。

  比如国家打仗急需军事人才,就设“足安边科”,选拔有特别军事才能的人;国家有音乐特长的人,就设“才膺管乐科”,选择能吹拉弹唱的文艺尖子。

  漳州市图书馆就曾展出一张民国时期的中学成绩单,让人想不到的是,当时的科目设置一共18门,比现在多得多。

  虽无高考,但当时民国的各大高校采取自主招生,考试内容与考试难度也不尽相同,实际上是向考生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

  当时,数学只考了15分的钱钟书,凭借自己出色的国文和英语成绩,被破格录取进入清华大学就读。不知在当今的高考制度下,清华荷塘边还能否再出现钱钟书的身影?

  1928年龙八国际,大教育家蔡元培先生为南京国民政府起草教育法,第一次将暑假写进了法律龙八国际。他将小学暑假定为四十五天,将中学暑假定为五十天,将大学暑假定为六十天——学生年龄越小,暑假时间越短。

  估计蔡元培先生担心小孩子记得快、忘得也快,暑假放得长了,会把上学期学的东西忘光。

  为了在暑假里保持或者提高孩子的成绩,一些家长会给孩子报补习班,所以民国时期的暑期补习班已像如今这般司空见惯,而且生意还十分不错。

  1922年9月1日,《上海民国日报》刊载评论文章《商品化的暑期学校》,这篇文章提到南京的一个补习班,竟然能在那年暑假收到1200名学生,每名学生收三块大洋的补习费,另加三块大洋的住宿费、伙食费、门锁费、证书费。

  1946年6月,复旦大学江湾校区的学生还没有放假回家,校方就以“为使各宿舍免于被军队占用”为由,提前在报纸上登出广告,办起了暑假补习班。这说明办补习班的利润一定很可观。龙八国际龙八国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