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自己上学的时候完全在公立教育系统之内,还算得上是一个比较优秀的学生,后来当了补习班的老师,算是进入了私立的教育系统,感觉还是能和大家分享一些。
我觉得这个问题最大的困难在于如何去定义“公平”,当然这个定义我无法下得非常精确,我的看法也可能和其他人抵牾,所以还是列一些目前公立教育系统中的一些问题,再和私立的教育相比较,这样至少我们会有些共识。
第一,师生比。大城市的高中能做到20~30个人一个班,但城镇普遍40~50个人一个班,农村甚至有80~100人挤在一个班。这对于学生而言无疑是不公平的,别人的老师有更多的精力来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甚至还能单独谈谈最近的学习情况与规划。但这真的是不公平的吗?未必,城市比农村有钱,那么可以盖更多的校舍,聘更多的老师,进而提高师生比,总结的说,有钱就牛B。这个逻辑和私立教育,是一毛一样的,钱能换来更好的师资和环境。我们中国人很多时候耻于谈钱,尤其是知识分子,大有“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的古风,然而在现实的社会里,又无处离不开钱,比如,“究竟是什么造就了一所好学校这一问题”,我从未见过哪个校长会提及钱的作用。但事实上,很多学校的崛起离不开钱,有钱,就有好的老师,设备,环境,发展个几年就借着高考成绩或者竞赛成绩声名鹊起。这甚至和打dota的逻辑也是一样的,对面正在大杀特杀,如何翻盘?默默打钱,出个关键装备,打赢一波团,逐渐积累优势再翻盘。这是否是一种公平?但讽刺的是,不管我们的答案是什么,城市的学校都会继续从农村榨取师资和生源。
第二,淘汰与忽视。这在竞争激烈的公立学校太常见了,对于某个区域内最强的高中,比如一所县中而言,它拥有最优秀的初中毕业生,不必担心本县的其他中学逆袭,而它的一本率,比如说按以往的经验只有50%龙八国际,那么它是否需要把精力投入到每一个学生头上?恐怕只需要关注45%的学生就够了:前5%认真关注,争取出清北这些名校;5%~20%不关注也能上一本,区别就是什么样的一本;20%~50%这是刷战绩的主力军,认线%抓一抓还有希望。换言之,对一所高中而言,它只需要关注最顶尖和压线的学生便足够了。这是一种事实上的淘汰,如果你被老师认为很难考上一本二本三本,他为什么要花费精力去管你呢?毕竟还有很多同学抓一抓还能冲一冲啊。这种被老师所忽视的学生我们读书时一定都遇到过,在班级垫底,只要不影响其他同学便任他去了。老家管这种行为叫“浣水”,浣为洗之意,用水洗水,岂非无用功?同样是上学,老师却忽视了你的存在,公平么?如果你处于被忽视的境地,怎么才能完成对自己的救赎?
私立教育下这种情况会好很多,毕竟一旦学生感受到不被关注或者没效果,那就不报班了,但是显然无法完全杜绝,毕竟这行看的是老师的良心,我少讲一个题目,一个知识点学生能知道么?基本不会,况且哪那么好的运气正好考中?所以这行好做,又不好做,大抵是“白日欺人,难逃清夜之鬼报”,全凭良心。
第三,升学中的黑箱操作。很显然补习班做的再大也无法和整个公立教育系统抗衡,尤其是在升学的话语权方面,这里面花样就多了,打个招呼进高中这种事情我不说想必大家也见多了,自主招生里面的一些行为也不用赘述,在权力和金钱面前,很多时候公平真的只是个幻想,任何一个学校都会有些难言的苦衷,就和任何一个补课机构都会有些关系户一样,这是我们这片土地上的现实。资源的稀缺导致人们会毫无节操的争抢,不幸的是龙八国际,好的资源总是稀缺的。
远古的人类,每一天都是和野兽的殊死搏斗,胜者才活下去。文明社会的好处在于,即使你在生存斗争中输掉了也能苟延残喘,除此之外,我们和祖先的生活并无二致,只不过搏斗的方式更文明而已,胜者将有更大的概率拥有更好的人生。当你意识到考试其实是一场不见血的战斗,学习是一场不见血的战争之后,公平已经不重要了。公立学校和补课班都是卖刀卖剑的武器铺,一把称手的武器让你更容易消灭对手补习班,但你即使买到了AK47,你也得会瞄准才行。
应该说是各有利弊,对于学生,补习班给了他另一个学习的地方,另一种讲授方式,如果中考失误,那么还有机会补救,如果某科特别不好,有机会额外补充,如果前几年不懂事,还有机会补。
坏处也很明显,价格有点高,越好的越贵,同样是1对1,在校大学生收50,在职教师就敢收200以上,甚至更高,不是每个家庭都承担的起,结果就成了拼爹。如果老师品行不好,就更糟糕了。
至于是否公平,日本采用的是公立学校绝对公平政策,教师要跨地区轮岗,学校面积、资金按学生人数走,当然私立学校不受限制,美国其实是拼爹,学校经费有一部分来自于周边房产税,富人区自然学校有钱,家长向学校赞助一些钱,子女有机会进入好学校。
补课,只是拼爹,拼谁家有钱,确实加剧了不公。但是和户籍政策,城市农村差距,国家资金政策,关系户,相比已经很公平了,拼的是爹,拼的是祖祖辈辈的辛苦劳动所得。
在讨论是否公平之前,我们要确定一下怎样才是公平?以及题主要讨论的是什么范围之内的公平。
教育要做到什么程度才算公平?每个人都有机会上学才公平?每个人都能上学才公平?每个人都上同一所学校才公平?每个人都接受相同的教育才公平?
以上公平,不管哪一种,都要国家的力量才能完成。也就是公立教育。九年义务教育已经保证了每个人都有机会上学。但是公立教育并非绝对公平,公立教育最大的不公平是区域间资源分配的不公平。但是——教育是要钱的,嘴上喊两句不公平就能解决钱的问题吗?
补习,是私立教育,是市场行为。不会也不应当承担所谓教育公平的义务。不要说什么可以对付不起的人减免,真的减免了,对那些付了全额的人公平吗?减免费用对那些要靠补习养家糊口的补习老师公平吗?
至于补习促进教育资源均衡,憋闹了!补习老师就是靠补习养家糊口的,就不要强求人家感动中国了,好吗?
利益相关:父母都是公立学校老师,已退休。亲戚中有不少公立学校老师,一个表弟至今仍任教于某公立学校。
第二,每个个体的能力有差别,接受教育的目标也有差别,与其强求教育公平,不如追求多元化。
这是个好问题,也是很现实的一个问题。之所以这么久没来回答,一则最近正在招生,二则我也一直在好好思考如何来答。正好,我们刚刚又经历了一场争夺学生的“招生大战”,这让我再一次确认了这样一个观点:教育也是一种特殊的市场。补习班的出现,是市场需求的产物,满足了有需求且有金钱的一部分学生的愿望,不能称其为不公平。但是,教育资源分配不均,在职教师向补习班流动,这些现象不利于学校教育的发展,需要政府承担起责任来调控。
要说明的一点是,我并不懂经济学,所以我的说法并不专业,纯粹是个人的分析,大家理解意思就好。论述如下。
我们这样打比方来说明吧。假如现在的学校都能达到理想的小班教学的条件,一个班人数控制在二十人以内,每个老师只需要教一两个班;老师有充足的时间给每个学生指导,每位老师也都极其负责,老师的教学水准足够优秀;分层次教学可以实现,每一个学生都可以得到最适合自己的教学方案,也能够努力地去学习;家长对孩子的学习状况能充分理解,也提供了尽可能的支持。在这样的状况下,还需要额外补课吗?应该是不需要了吧。
可是现在的问题是,你看了我的前提假设,只会说,想的美,怎么可能呢?所以,这只是理想的状况。现实太复杂了。
很早的教育理论就能证明,学生之间的资质是有很大分别的,适合的教学方法也不尽然相同。同样的内容,交给聪明的学生A,老师给予三句话的指导,就能够很快学会了;交给不那么聪明的学生B,三句话不够,得十句话,才能明白。那么老师上课说几句话好呢?说三句,A懂了,B不懂;说十句,A烦了,B才懂。那就迁就大多数人吧,多数人的聪明程度介于AB之间,讲五句。讲完可以给A布置有难度的作业,B这样的学生,自己下去用功啃书,或者要求老师单独指导,把那五句补上,再布置练习,这样就完美了。每个人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得到合适的发展,这就是因材施教,这就是分层教学。
可是每一节课下来都要这样吗,龙八国际这样的学生有一个就罢了,有十个怎么办?所以我说,小班教学的好处就是针对性指导,如果不能,就必然有人落后。然而,就中国的教育现状,推广小班教学几乎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小班只可能存在于两种极端情况下,一是某些私立学校,或者公立学校的精品班,要么收费高,要么成绩极好,二是偏远地区学校,人数不足才成为小班。更多的可能性是,至少五十人,动辄七八十,我们学校初中部一个班八十人都是有的,看教室挤得满满当当,气都喘不过来。
这还不算,现在的教师负担很重,每个老师带的班级数目也极其可观。像我们这种公办私营的学校,教师人数很是精简。精简是什么意思呢?也就是一个人要扛住一份甚至超份额的活。语数英老师两三个班,理化老师四五个班,我最多带过九个班,一周十八节课培训班,不上课就备课改作业。人都认不过来,能把课上过来就很不错了,如何单独指导,谈何分层教学?必然只能有重点地关注,指导个别一些学生。
以上这些,我还是默认学校环境好,师资力量好这么一个前提。一般情况下,多数老师都是经过正规师范生教育训练,具有一定的能力和资质。但是,并非所有老师都能一心钻研业务,具备独当一面的教学能力。并且,也不是所有的学校都能给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氛围。那这个问题是不是就更加不容乐观了?
结论终于出来了,学校学习能满足需求的,能跟上进度的学生,不用补课。满足不了的学生,要么自己刻苦用功补上,家庭条件允许的,就去补课了。这是补课这一现象产生的最初原因。这个,也很合理。但是,有些家长的心态是,他们在补课呢,会不会比我娃多学了知识,那我娃也要补,反正为了娃的教育,花再多钱算什么。这可好了,补课原本是无奈之举,风向一转,就变成了家长们的装备竞赛,不要输在起跑线上啊,不要拖后腿啊,不要少学一点点啊。这样,需求量越来越大,刚才我说过了,有需求就有市场。各种各样的补课班自然就办起来了。
我先说一件很多师范生都懂的事情。陕师大有个家教中心,许多大学生上学第一学期就去参加一个极简单的考试,拿到家教资格证。家长来学校登记信息,家教中心作为中介,联系持证大学生去做家教。而快到暑假,形形的补课机构就来招聘了。大学生补课,优点在于年轻热情便宜,缺点是他们没有经历学校教学,只懂知识,不懂应试。有些大学生补着课看到了商机,我来组织补课嘛,自己做中介,联系家长和老师,慢慢的自己就可以租场地办小班。你看我们这,有小班教学,也有一对一,老师都是一本学校的大学生呢,费用也很便宜,一个小时几十块钱,根据学生的学段定。这样的补课班,办的好的挺重视老师的质量,他们也有比较严格的面试和试讲。
提高成绩最好的补课其实是在职老师,这一点令我有点矛盾,也有点难过。在职老师会额外给学生补课,收取一小时上百甚至更多的费用,也是为了生计。很多答案都讨论了老师待遇过低的问题,我不展开说了。这个答案里我想说的是,如果给学生补课,必然要分担老师在学校花费的精力,有些老师平衡的比较好,但有一小部分老师为了追求收入,本末倒置,把学校反当成了业余。还有的老师私下里给自己的学生开小班补课,这个生源真是不愁。但我个人不太能接受给自己的学生补课,你有问题,可以来问,给自己的学生解答疑惑,是我们的责任。我反倒是觉得,那些离开学校,自己开办补课班的老师,更纯粹些。他们放弃了稳定的工作,收入比起我们,只高不低。可是你再往下想,很多优秀的老师,都是在这个地方被分流了。所以我说,我不觉得老师有什么错,责任在政府。你花了大力气培养的老师,最终离开了你办的学校,在外面给一些缺乏学习动力,资质不高的学生补课,是不是挺讽刺的?免费师范生是个好制度,免师近年来分数线也不低,是能培养出来许多优秀老师的。那么国家能不能想想办法,减轻老师负担,提高待遇,把优秀老师的心留在学校,安安心心地去培养祖国的下一代?文人和老师自古清高,清高的“清”字,细想起来,也有清贫的意味在里面。然而这个社会,能安于清贫,为了理想而教书的人,太少了。
有个答案已经说了,程度真正好,自控能力真的很强的学生,是不在乎补课与否的。家庭条件不好的学生,也没有条件去补课。但是教育资源不均啊,大城市的老师就是比小山沟沟里的好,这个到哪都没有办法。所以,有条件的家庭,把孩子往大城市送,学习成绩不好,就补。没有条件的家庭,孩子争气,有好成绩,不争气,就算了。教育,说起来,也是综合条件的较量。要论公不公平,可能得从爹妈说起了。这也就是人常说,三代才可以培养出一个贵族,因为父母教育资源和眼界往往决定了孩子的成长。
可是能不能做点什么,让教育相对公平一点。我还是那句话,资源本身要公平,小地方和大城市,如果能达到教师待遇一致,学校条件一致,很多优秀的老师也就愿意留在自己的家乡服务,也就不会想尽办法去赚取补课费用,没有后顾之忧才能一心教学,课堂的质量会更有保障。那个时候,家长们不需要削尖了脑袋把娃送到城市里,补课班只为少数有需求的孩子开办,在我看来这才是健康的教育,是我们心目中理想的教育。
补习班的存在,给了学校老师教育质量不高的,或者想抓住额外时间提高成绩的家长、孩子一个用钱换分数的机会。
对于第二种人,禁止补习班意义不大的,因为他们找家教也是一样找,谁都阻止不了这种双赢的生意。或者说,家教也禁止,他们也可以去图书馆自习室之类的,总而言之,阻止不了分数和金钱的交易。
对于第一种人,不妨思考一下,为什么老师教育质量不高呢?成绩差/没钱。这个就不用解释了吧?
总结论点:1、补习班和与补习班一样性质的东西,是市场的必然结果,不是你想禁止就能禁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