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龙凯时app尊龙凯时app去年,受疫情影响,教培行业面临冰火两重天的局面:头部愈强,腰尾部生存空间不断被挤压。一直到2020年年末,几家头部在线教育企业仍频获大额投资,欲为2021年的比拼备足粮草。
初入2021年时,在线教育的竞争延续了上一年的激烈态势。在线教育企业不仅在春招市场全力争抢人才,也借助跨年、春节等契机增加曝光,进一步输出品牌。今年年初,多家在线教育机构官宣代言人,且频频与热门综艺合作,公交车站牌、写字楼和住宅区的电梯、朋友圈、抖音、快手等流量聚集之处无不见教培企业的广告身影。
时移世易。随着“双减”风声的传出,教培行业进入冷静却并不平静的阶段,上市教育公司股价连连大跌,行业裁员严重。7月,“双减”正式落地,而后各地教育部门纷纷响应,出台当地的“双减”细则,一场力度之大、覆盖面之广几乎前所未有的针对教培行业的治理行动持续推进。
回顾这特别的一年,教培行业具体有哪些关键词?在这背后,行业又经历了怎样的跌宕起伏?
去年年末融了大量资金的在线教育企业在今年年初便开启了新一轮投放大战。上晚会、上综艺成为这一轮比拼中的重要特色。
央视春晚作为国民度极高、触达人群层次丰富的电视节目之一,其赞助名额往往受企业争抢。作为去年融资相对旺盛的赛道,在线教育企业对于春晚的向往也很明显。
2021年央视春晚中,猿辅导不仅深度连接“知识福袋”活动,还在抗疫小品《阳台》中进行植入。另一家在线大班课品牌高途课堂则参与赞助2021年央视春晚红包互动合作伙伴抖音的“团圆家乡年”活动。不仅央视春晚,许多地方卫视和网络平台的晚会也不乏在线教育企业的赞助。
而除了容易破圈的晚会外,播放频率稳定、用户精准的热门综艺节目亦成为在线教育企业投放的重点。
1月22日开播的《乘风破浪的姐姐2》中能到有道精品课和豌豆思维的身影。《王牌对王牌》第六季,高途课堂和瓜瓜龙启蒙穿插其中。《奇葩说》第七季,作业帮变身超级教育官进行植入……
上晚会、上综艺是在线教育营销大战的一个缩影,而这场历经多年,且在资本的加持下愈演愈烈的战争也在今年随着监管的落地正式停止。
虽然今年在线教育的开场依旧十分热闹,但是伴随政策风向的变化,这份热闹不再。紧接而来的,是教育的“双减”时代。而“双减”也自然成为教育行业2021年中最受关注的名词。这一年里,教培行业经历的起起伏伏大多绕不开“双减”。
3月26日,一份《关于教育部“双减”试点工作座谈会精神的情况汇报》在网上流传,并引起教育中概股的大震荡。当晚美股开盘,多只教育中概股暴跌。
5月21日下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会议审议通过《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强调要明确培训机构收费标准,加强预收费监管,严禁随意资本化动作,不能让良心的行业变成逐利的产业。
7月24日,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简称“双减”意见),教育行业的“双减”时代正式来临。
在“双减”的风声下,针对教育行业的整顿逐步开始,而“双减”意见正式出台后,这场整顿也进一步加速。
提到2019年、2020年的教培行业,一个最突出的现象就是在线教育的广告大战。
今年年初,急速奔跑中的在线教育企业依旧没有放弃任何一个投放的契机,但很快也因此被推向舆论的风口浪尖。1月,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发文《观察资本漩涡下的在线教育》,直指一些在线教育机构铺天盖地做广告,加重家长的焦虑。彼时,四家在线教育机构经历的广告翻车事件也引发热议。
而后,无论是政府层面还是各个广告投放平台都在加强对教培广告发布与传播的规范。
5月19日,作为全国教培重地的北京海淀率先发力,发布《教育培训行业广告发布重点内容提示书》,明确教育培训行业广告投放要求,对广告主身份、广告代言人、广告用语和内容以及广告场所均做出了详细规定。此外,上海、东莞等多地都出台了教培广告要求。
11月初,市场监管总局、中央宣传部、中央网信办、教育部、民政部、住房城乡建设部、国务院国资委、广电总局发布《关于做好校外培训广告管控的通知》。《通知》提到,不区分学科类、非学科类,要确保做到主流媒体及其新媒体、网络平台以及公共场所、居民区等线上线下空间不刊登、不播发面向中小学(含幼儿园)的校外培训广告。要从组织清理整治、加强日常管控、健全管控机制和抓好组织实施等方面进行管控。
11月下旬,抖音平台发布《抖音电商新增关于学龄前及中小学(含高中)教育培训商品的专项治理公告》。《公告》提及,平台禁止发布面向学龄前儿童的课程以及面向中小学(含高中)的学科类课程。
12月3日,微信团队发布《微信关于规范校外培训内容发布和传播的合规指引》,宣布即日起,微信平台将进一步规范学科类培训内容的发布和传播,也对在其平台发布的面向中小学生(含幼儿园学龄前儿童)的非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的内容作出合规指引。
“双减”意见要求,坚持从严审批机构。各地不再审批新的面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现有学科类培训机构统一登记为非营利性机构。对原备案的线上学科类培训机构,改为审批制。
9月15日,北京市教委、市民政局、市市场监管局、市人社局和市通信管理局联合印发的《关于做好义务教育学科类培训机构登记为非营利性机构相关工作的通知》强调,2021年底前完成义务教育学科类培训机构统一登记非营利性机构工作。自本文件印发之日起,营利性机构不得组织开展义务教育学科培训的招生收费活动。
9月30日,北京市海淀区教委官微发文表示,原营利性机构北京学易培训学校有限公司顺利取得北京市海淀区学易学科培训学校的“民办非企业单位法人登记证书”,完成营转非营登记工作。这也是海淀区首家完成“营转非”的机构。
此外,宁夏、南昌、潍坊等地明确力争在2021年12月31日前完成当地义务教育阶段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统一登记为非营利性机构工作。
12月,广东省教育厅公示了线上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备改审”名单。截至12月1日,包括广东省星火网校教育培训中心、深圳学而思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等机构在内的14家在线教育机构“拟通过审批”,将获得线上学科类培训办学许可证。
据中国社会组织政务服务平台显示,北京市已审批5家中小学学科培训非营利机构,分别为北京希望在线线上学科培训学校、北京猿辅导线上学科培训学校、北京志道线上学科培训学校、北京作业帮线上学科培训学校、北京乐学东方线日。
“双减”意见提到,学科类培训机构一律不得上市融资,严禁资本化运作;上市公司不得通过股票市场融资投资学科类培训机构,不得通过发行股份或支付现金等方式购买学科类培训机构资产。
伴随多地“营转非”限期的临近,多家上市教育企业表示将终止义务教育阶段学科类培训。
10月25日,新东方在线发布业务运营更新公告,表示将停止经营中国内地义务教育阶段学科类校外培训服务。
11月13日,好未来在官方微博宣布,其内地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科类校外培训服务将于2021年12月31日截止。
11月15日,新东方计划于2021年底前全国所有学习中心不再向幼儿园至九年级学生提供学科相关培训服务(K9学科类培训服务)。
此外,高途、网易有道、学大等上市教育企业也都在11月宣布将要终止K9学科培训业务。
不过也有消息称,北京注册为民办非企业的单位中,北京希望在线线上学科培训学校的办学主体为好未来,北京志道线上学科培训学校办学主体为网易有道,北京乐学东方线上学科培训学校办学主体为新东方。由此来看,或许会有一批上市教育公司将通过独立于集团之外设立非营利机构的形式来继续开展K9学科培训业务。
在这场针对教培行业的整顿中,学科培训市场明显压缩,学科类培训机构大量压减。
11月初,教育部的监测数据显示,在12.8万个线下学科类培训机构中,压减率超过40%;263个线上学科类培训机构中,压减率近50%。
据郑州市教育局消息,郑州市原属教育部门管理的学科类培训机构转为非学科类的763家、原非学科类继续办学的919家,校外培训机构共1682家,分类移交给体育、科技、文广旅三部门。郑州市教育局介绍,截至11月30日,郑州市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已压减80%以上。
11月,内蒙古召开的自治区“双减”工作联席会议机制第二次全体会议暨全区“双减”工作推进会上通报,截至11月14日,内蒙古全区已累计压减1561家义务教育阶段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目前现有的1086家义务教育阶段学科类培训机构中,已有686家登记为非营利性机构,占比63.17%。
12月10日,浙江省教育厅监管处公布,浙江省8107家线下义务教育阶段营利性学科类培训机构“压减率”提前达到100%,51.39%的机构选择转为非学科类培训机构,23.53%选择转为非营利性培训机构,还有25.08%选择注销。
如今,各地学科培训机构压减工作仍在继续,持续多年的学科培训的黄金时代不再,大量学科培训机构不得不加速寻找新出路。
“双减”意见要求,强化培训收费监管。坚持校外培训公益属性,充分考虑其涉及重大民生的特点,将义务教育阶段学科类校外培训收费纳入政府指导价管理,科学合理确定计价办法,明确收费标准,坚决遏制过高收费和过度逐利行为。通过第三方托管、风险储备金等方式,对校外培训机构预收费进行风险管控,加强对培训领域贷款的监管,有效预防“退费难”“卷钱跑路”等问题发生。
8月18日,北京发布《北京市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措施》,提出全面落实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预收费管理办法。鼓励实施“先培训后收费”“一课一消”培训收费模式,有效防范“退费难”“卷钱跑路”等问题发生。
四川成都则在龙泉驿区和金堂县试点,探索建立校外培训机构第三方全额资金存管制度、风险评估机制。成都市龙泉驿区发布的《成都市龙泉驿区校外培训机构办学经费全额全流程服务监管规则(试行)》表示,严格实行非全日制校外培训“一课一消制”和全日制培训“一月一消制”。只有培训机构完成了单次培训或单月培训,并向家长发送课消信息,家长通过扫描专用二维码进入消费端首页点击“课消确认”后,该节课时或单月课时的费用才会进入机构的结算账户中。
广东省提出,采用第三方托管方式的,由校外培训机构开立预收费专用存款账户进行资金监管。预收费均应存入专用存款账户,按照进度或者其他相应的比例,逐步返还至培训机构的结算账户。采用风险储备金监管方式的,由各地对校外培训机构预收费按照规定的比例提取资金作为保证金进行监管,在办学周期结束或者自然年度结束时将风险储备金返还给校外培训机构。
长期以来,教培机构大多采用预收费的模式,这一模式下,机构突然跑路,家长和学生权益受损的事件时有发生。教培整顿的趋势下,校外培训机构资金监管问题也是重要方向之一,除了探索实施第三方资金监管制度外,多地明确鼓励先培训后收费的模式,以规避机构跑路带来的风险。
9月6日,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市场监管总局联合发布《关于加强义务教育阶段学科类校外培训收费监管的通知》,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线上和线下学科类校外培训收费属于非营利性机构收费,依法实行政府指导价管理,由政府制定基准收费标准和浮动幅度,并按程序纳入地方定价目录。各地制定的浮动幅度,上浮不得超过10%,下浮可不限。培训机构在政府制定的基准收费标准和浮动幅度内,确定具体收费标准。
目前,已有多地发布当地义务教育阶段学科培训政府指导价。其中,广西义务教育阶段学科类线元/课时·人次、35人以上班型30元/课时·人次。线分钟,实际时长不一样的,按比例折算。
海南省发展改革委、省教育厅起草的《关于明确我省部分市县义务教育阶段学科类校外培训收费标准有关事项的通知(征求意见稿)》指出,除海口、三亚、三沙、儋州外,其他市(县、自治县)和洋浦经济开发区辖区内线下学科类及全省线上学科类校外培训的基准收费标准和浮动幅度按此标准执行。海口、三亚、三沙、儋州依据权限自行制定本市辖区内线下学科类校外培训的基准收费标准和浮动幅度。所指线分钟。线下学科类培训机构班型分为10人以下、10-35人、35人以上三种类型,基准价分别为25元/课时·人次、7元/课时·人次、5元/课时·人次,上浮不超过10%,下浮不限,实际时长不一样的,按该标准进行比例折算。对面向普通高中学生的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收费参照该标准执行。
12月中旬云南省公布的《关于加强云南省义务教育阶段学科类校外培训收费管理有关事项的通知(征求意见稿)》,划分了三类不同地区和三种班型,即小班(1-10人)、中班(11-35人)和大班(36-50人)来制定收费标准。一类地区每生每标准课时小班60元、中班45元、大班25元。二类地区每生每标准课时小班40元、中班25元、大班15元。三类地区每生每标准课时小班30元、中班20元、大班10元。浮动幅度为上浮不超过10%,下浮不限。
根据湖南省湘潭市下发的《关于义务教育阶段学科类校外培训收费有关问题的通知(试行)》,线下学科类校外培训标准课程收费标准为10人以下按43元/课时·人次收取,10至35人按35元/课时·人次收取,35人以上按25元/课时·人次收取。《通知》自2021年12月8日起执行,试行期2年。
目前,越来越多地区明确义务教育阶段学科培训收费标准,义务教育阶段学科培训将告别纯市场化运营阶段。如何在政府指导价的基础上,继续深耕课程,实现良性运转成为拿到许可证的教培机构需要面对的最现实的问题。
去年,在线教育广告大战、流量之争持续升温的同时,行业的人才争夺战也愈加激烈。从抢夺名师到争抢应届毕业生,彼时,这一行业可谓风光无限。
去年5月,猿辅导发布的招聘启事提到,校招教师年保底25万元-50万元,社招教师年保底20万元-80万元。清北网校的中小学网课教师招聘信息称,将为优秀教师提供“年薪两百万,上不封顶”的薪资待遇。同年8月,网易有道在2021届秋招信息中写到,“高中大班课主讲老师”职位年薪50万起步,优秀者年薪可超过100万;而K12主讲老师的年保底薪资也在40万到100万之间,优秀者还可解决北京户口。
凭借*吸引力的待遇,在线教育行业成为备受求职者向往的方向。今年年初的春招中,在线教育企业延续扩张策略,继续大规模招兵买马。但是,几个月后,因为政策风向的变化,教培行业持续笼罩在裁员的阴影中。
5月以来,教培企业裁员的消息屡屡传出,行业大规模裁员的新闻更频频登上微博的热搜位。伴随各教培企业进行大规模的组织架构调整,行业裁员风波愈演愈烈,这大半年的时间里,每一个教培从业者的前路都充满着不确定性。
这场教培变革不仅决定着教培行业的走向,也关联着上千万教培从业者的命运。如今,多地“营转非”的工作即将落定,势必还有不少学科培训机构将迎来关停的结局,或还将有大量教培从业者不得不面临失业的风险。
2020年,疫情打乱了全球许多行业的生产秩序,但是“停课不停学”的号召下,在线教育却迎来扩张契机,多家在线教育企业在二级市场上备受投资者青睐。
2020年,好未来股价涨幅超40%,新东方涨超50%,高途涨幅超100%,网易有道涨超70%。
3月,一份“双减”传闻引发教育股震荡。3月26日美股开盘,多只教育中概股股价直线下跌。截至当日收盘,高途单日跌幅达41.56%,好未来跌超7%,新东方、网易有道、一起教育跌超10%。
而后的几个月里,教培行业整体被焦虑不安的情绪笼罩着,任何关于“双减”的风吹草动都足以引发业内动荡。7月23日,一份“双减”文件在网上疯传,教育股股价随之。美东时间7月23日美股收盘,好未来股价大跌70.76%,高途跌63.26%,新东方跌54.22%,网易有道跌42.81%。
次日,“双减”意见正式发布。而后,教育股持续暴跌。截至7月底美股收盘,好未来股价跌幅达75.94%尊龙凯时app,新东方跌73.50%,高途跌78.40%,网易有道跌61.80%。
从今年年初到美东时间12月17日美股收盘,好未来股价跌幅达94.13%,新东方跌幅达88.37%,高途跌幅达96.09%,网易有道跌幅达59.29%。
此外,还有多只教育中概股因为长期股价低迷而面临退市风险。7月以来,四季教育、精锐教育、朴新教育、瑞思教育等多家企业收到退市警告函。
在这一轮教培整顿中,投资人对于教培行业的态度愈加谨慎。未来,教育股的命运依旧被政策走向紧紧牵动着。
2021年,对于教培行业而言,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行业处于风雨飘摇中,大量教培机构和教培从业者站在命运的十字路口,坚守、转型、转行……许多人经历着焦虑、不安、挣扎等复杂的情绪,艰难地思考着自己的新方向。但是在这场大变革下,依旧有不少人对教育满怀关切与希望,愿教育向好、行业向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