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珠体育有孩子的家庭自然关心孩子的学习,校外补课经常被提上日程。这一点,没有孩子的人们理解不了,一旦理解了,他们也就人到中年,生活压力排空袭来。
关于校外补课的问题,我已经多次提过,在我看来,肇因于老师群体,老师群体开了一个坏头。
对局外人来说,有相当一部分人认为,校外补课活动和教师群体没有任何关系,只是一种市场选择的结果,这种想法大错特错。
教师群体在其中的导向作用非常强大,如果没有教师参与其中,这些辅导班往往运转不起来。如果所有老师都能够独善其身,即便校外培训班存在,也可以用自己的影响力去降低校外学生家长、孩子参与的热情。
有的老师会直接下场参与,有的老师会以幕后BOSS的身份存在,一切都是让人垂涎利益在起作用:不起眼的校外补习班,每个月的利润可以顶得上十几个工薪族的收入。
这么说吧,即便俞敏洪的新东方,当年也和教育体系内的人纠缠不清,带有一种难以言说的“情商”原罪。
俞敏洪自曝:自己当年为了能够拿到开设校外辅导班的通行证,就经常在上班时间到帝都主管这个业务的地方和人家天南海北地沟通感情,时间久了自然就生出一份感情。
直到有一天,主管“出证”的那个人主动对他说:“你想在这个行业里发展吗?要不,我给你一个资格,你先试一试?”,他这才得到了名分,逐步打造出一个商业帝国。
他举这个例子出来是为了说明“情商”非常重要,但我们难道没有从中听出一点异样来吗:在这件事上,俞敏洪先生所接触的那些人的做法还是有待商榷的。比如,上班时间,怎么能这般“沟通感情”?有没有资格,难道就看“感情深不深”吗?
当然,时过境迁,我们也不好说什么:过去就过去了,我们就等着更糟糕的将来吧。
目前来看,新东方这种庞大体量的教育培训机构已经退出了教育市场,压垮它们的那根稻草叫做“双减”——减轻学生的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
“双减”这个词语真的是有威慑力的,不是以往那种落不到实处的高谈阔论。有人积极参与其中,下了大力气来落实。
“双减”之下,校外培训辅导产业的业态迅速发生了转变,新东方这样的品牌培训机构的确已经今不如昔,风光不再。它们是众矢之的,必须退出校外学科培训序列,已经很难从每年几千个亿的市场上切分蛋糕了。
不过,退出去的是大鱼,小鱼小虾那种体量的校外培训机构还是有的,只是行事性质越来越“地下”,不太敢公开为之了。这有点类似于“离天堂太远,离美国太近”的一些国家的那些人——知道做法不对,但放不下其中的利益。
其中的主角仍然是一些学校的在职老师——掌控话语权的那些老师,她们并不害怕突破规则后的惩罚,因为她们自己就是规则的制定者和执行者。
工作方向确定以后总要实施,制定工作方向的人不可能事必躬亲,需要下沉到某个群体、某个人身上,由他们去实施。
这些人是更上一个层级的“小帮手”,但“县官不如现管”,铺路搭桥的都是这些人。他们不给你指路,你就只能两眼一抹黑。
第一、这是一个肥差,参与管理的学校相关人员需要具备相当高的“情商”,淳朴端方的人未必可以胜任。这些人需要多方得宠,才能够得到这么一把尚方宝剑。只要得到了这把尚方宝剑,发家致富指日可待。
第二、在这种情况下,学校内掌控话语权的老师自己在外面办班就方便多了:自己既是运动员也是裁判员,只要自己不为难自己,有什么好担心的呢?
1、减轻家长的负担。毕竟,现在的校外辅导班费用往往能将工薪族的工资花费净尽,影响实业的发展培训班。这也是现实,我认可这一点龙珠体育。
2、校外培训机构渐渐坐大,几乎已经可以和正规教育体系分庭抗礼,不利于我们教育方向的把控,容易动摇教育根基。这一点,我同样也认可。
但是,我个人认为,不单单这两点明面上的原因,还有一个原因:如果不进行校外辅导班的治理,这个行业无法一只管理的手,越来越多的利益会流失掉。
我在学校工作了二十四年,由于亲眼所见龙珠体育,我明白这一点:现在的校外培训机构,不管你是做什么方向的培训,其负责人必须“随叫随到”——让你什么时候到学校“听取信息”,你就必须什么时候到学校“听取信息”。
他们之间的学费如何流动我并不清楚,但根据报章上的介绍,校外培训机构要实施“资金监管”。也就是说,所有的资金必须纳入体系监管,不是个人收取后想怎么用就怎么用了。
这么一来,名义上资金受到了监管,减少培训班“跑路”的可能;但事实上,这是收掉了校外培训班的财权,把它们紧紧攥在手心,变原来的“作壁上观,一口汤也喝不着”为“直接下场参与”,成为校外辅导班的婆婆。
目前看来,名义上不准进行校外的学科类培训,只准进行一些体能和才艺方面的培训。但我认为这是“挂羊头卖狗肉”,只要培训班的“收编”渐趋完善,学科类培训怕是会卷土重来,一切照旧。
醉翁之意不在桌面上的东西,只要理顺了“上面”和民间的利益链条,校外培训班的蛋糕会更加庞大:学生家长们会重新涌入。
只是,那个时候,“校外培训班”这个肌体上的吸管应该多了好多根——都要分一杯羹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