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一带一路”倡议指引下,我国与沿线国家和地区开展的技术交流与合作日益密切,并以多种多样的方式推动着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实现的深度、广度。本文以西安邮电大学以“一带一路”为契机开展亚太地区信息通信技术培训为具体实例,分析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实现路径,并提出对策建议,为同类高校更好地实现高等教育国际化提供一定的借鉴作用。
2013年,习提出“一带一路”倡议。秉承共商、共建、共享三大原则,2015年3月,《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发布,“一带一路”倡议开始正式实施,与改革开放强调的“引进来”相比,“一带一路”则更侧重“走出去”。
2016年7月,教育部印发《推进共建“一带一路”教育行动》[1]龙八国际,随后《高校科技创新服务“一带一路”倡议行动计划》[2]颁布,对高等教育国际化水平有了明确的要求,表明高等教育在当今全球化进程中正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基础性和先导性角色,加快推进我国高等教育的国际化进程,既具有极强的现实可行性和重要的战略意义,也有较好的现实路径。[3]“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为高等教育国际化创造了机遇,高等教育国际化也更好地服务于“一带一路”建设,二者相互促进,相得益彰。
亚太地区是世界上最具发展潜力的地区之一,拥有多个“一带一路”沿线发展中国家,作为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的群体,正处于快速上升期。从发展经济、应对金融危机、加快转型升级等角度,我国都与亚太地区各国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休戚与共。
加强高等教育的国际化,对加大亚太地区行业技术人员的培训力度、培养一批友华爱华人士,以及对国家的龙八国际战略发展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同时,对我国企业进一步走出国门、增加我国自有品牌的知名度亦有不可估量的作用。技术培训不仅使我国在诸多领域拥有更多话语权,也是改革开放后我国综合实力不断增强、国际地位不断提升的直接体现。[4]经济全球化和全球网络化使每一个国家在面临机遇的同时也面临挑战,在深刻理解“以信息化驱动现代化”这一国家发展战略的科学内涵基础之上,积极参与到国家的“一带一路”建设中去,以信息通信技术(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ICT)为抓手,切实帮助亚太地区的应用技术开展和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契合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共同需求,沿线各国也是共建“一带一路”的重要合作伙伴。我国与亚太地区资源禀赋各异,经济互补性较强,彼此合作的潜力和空间很大,亚太地区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有强烈的需求,[5]我国在外汇储备、技术水平和施工队伍等方面的优势与亚太地区的需求相结合,互惠互利,通过“一带一路”建设而改善亚太地区较弱的基础设施建设。与此同时,我国的ICT制造业也可满足亚太地区对掌握现代化通信技术中高级技术人才的迫切需求,提高当地目前相对落后的信息技术水平,服务于本国的经济建设。
西安邮电大学作为一所地方行业高校,以信息科学技术学科为主干,以高新技术开发研究和产业化应用为研究重点,形成特色鲜明、发展前景良好的研究领域。在通信网、无线通信、移动通信、通信专用集成电路设计、图像处理、信息安全和信息产业经济等方面形成了独有的特色和优势,在西北地区信息类应用人才培养工作中发挥了巨大作用。
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不断推进,西安邮电大学积极响应国家号召,主动参与到“一带一路”建设中,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通信网、物联网、传感网等新兴产业发展培养ICT应用技术方面急需的中高级人才。自2002年起,学校即为亚太地区举办ICT技术中高级人员培训班,截至目前,共举办19期APT(Asia Pacific Telecommunity,亚太电信联盟)培训班,200余位来自亚太地区29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电信管理和技术人员参加培训。
西安邮电大学多年来涉外培训班和研讨会的成功举办,标志着该校已经具备整合有形资源和无形资源的能力,逐步形成一套较为完善的培训管理模式。“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我国外交需要、亚太地区人才培养需要,以及本校在ICT领域的实力保证共同构成了无形资源。有形资源则包括契合新技术发展潮流的培训主题,新颖实用;具备高水平英语授课能力的信息通信专家师资团队;世界知名企业合作伙伴等为实地考察提供了便利条件;学校在多年涉外技术培训中积累和形成了完善的培训管理模式等(如图所示)。
西安邮电大学依托学科优势,作为工业和信息化部在我国西北地区设立的唯一一家涉外培训中心,自2002年起开始为亚太电信组织(APT)培训ICT领域的管理和技术人员。在办好APT培训的同时,西安邮电大学还受工信部、商务部、国际电信联盟委托,举办了多期东盟(ASEAN)IT技术与管理高级人员研讨班和非洲国家“发展中国家信息化与城市发展中高级人员研修班”、“国际电信联盟ITU-T SG3亚洲与大洋洲区域小组会及亚太区域连接标准化鸿沟标准化论坛”等研修班和研讨会。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开展与推进,西安邮电大学放眼外界、重申自身,以更高更广的视野思考人才培养,并将其细化到具体学科上,深化国际教育合作,从根本上助力地方和国家的战略实施。
西安邮电大学涉外培训从对象到内容形式上立足于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需求,依托学校成熟的技术优势,帮助受训的发展中国家实现可持续发展。培训项目内容新、实践性强,涵盖5G、物联网、人工智能等国际最新技术,注重理论与实践的高度结合,与亚太地区目前的发展状况具有高度的契合性,可以提供借鉴和参考现有的发展经验,特别是我国目前推行的“村通工程”和“农村信息普遍服务”所采取的政策措施和技术方案。同时,西安邮电大学坐落于历史悠久的古城西安,作为十三朝古都、著名的“丝绸之路”的起点,西安至今已有3000多年历史,拥有大量的历史人文景观,被誉为“天然历史博物馆”,于外国人来说,具有相当大的吸引力,良好的区位优势有利于开展高等教育国际化交流。
以“一带一路”倡议为背景,以对外技术培训交流为抓手,以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为目标,西安邮电大学作为地方行业高校,还须从以下五个方面提升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广度和深度。
高校要加快国际化发展,建立一支高素质培训班、国际化的师资队伍是首要元素。[6]在西安邮电大学为亚太地区举办ICT技术中高级人员培训班的过程中,虽积累了双语教学的师资团队,但依然缺乏国际交流经验丰富的师资队伍。能力强的名师往往身兼数职,缺乏精力与时间思考如何进一步提高自身国际化水平,墨守成规、缺乏国际化眼光成为制约西安邮电大学教师发展的因素。针对这些不足,学校应增加教师国际化学术交流机会,注重专职教师培养,切实提高教师自身综合素质,使教师观念及时与国际接轨,引起教师对国际化教育的重视程度,定期选派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以访问学者等形式到世界一流大学进修深造,切身感受世界一流大学的科研学术气息,提高自身学术造诣,定期召开国际学术交流会或承办国际会议,加强对外科研合作,提升科研工作水平等。同时,应积极吸收引进国外优秀专家学者以及具有国外留学背景的高层次人才来校任教,提高外籍教师所占比例。
课程国际化是实现高等教育国际化的重要途径,学生通过课程学习来拓宽国际视野,西安邮电大学应在现有专业技术课程中加入国际化元素,增设更多国际课程,训练和培养学生国际思维以及自主选择空间。优势特色学科专业加强自身办学特色,提高国际知名度,引进国外先进教材,增加国际教材所占比例;利用现代互联网技术,实现知识共享,网络认定修读跨国课程;在基础课程中增加国际课程、双语课程的比例,实现双语教学,使课程在内容上具备国际性和前沿性;设置本校学生与外来参加培训学员混班课程,增强本校学生的外语实践,也增强外来学生对中文的学习兴趣,培养不同文化程度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高等教育国际化是一个尊重、理解、合作,并致力于实现共赢的过程。[7]在“一带一路”背景下,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人才培养既要“引进来”也要“走出去”。西安邮电大学在为亚太地区举办ICT技术中高级人员培训班的同时,也要选送校内优秀教师和学生赴“一带一路”沿线各国交流研修,选送本科应届优秀学生赴沿线国家进行实习。开阔本校教师、学生国际视野的同时,增强本校教师、学生自身综合素质,提高国际竞争力,以学生发展促进学校发展。
以西安邮电大学为亚太地区举办ICT技术中高级人员培训班为起点,带动“一带一路”沿线其他重要节点国家和地区,最终实现我国与沿线各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全面协同发展。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培养适合国际交流发展的专业人才为目标,统筹各国优势资源龙八国际,兼顾劣势不足方面,推动教师、学生、教育机构交流等开展多层次、多元化的项目交流,在学术交流的同时促进文化之间的融合。提高和增强高校知名度和影响力的同时,增强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全方位多层面人才培养,真正实现教育国际化。
西安邮电大学多年来涉外培训的成功举办,积累了较多的国际化交流经验,在此基础上,结合“一带一路”倡议对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要求,可适当拓宽学校与“一带一路”沿线各国的人才培养渠道。如与“一带一路”沿线各国高校建立联合培养基地和研发中心补习班,充分发挥各国优势,实质性开展建立海外分校或分院的工作,充分利用互联网的便捷实现教育资源共建、共享,增加知识的辐射面,加快我国高校的国际化步伐。
“一带一路”是以习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顺应地区和全球合作潮流,契合沿线国家和地区发展需要,立足龙八国际当前、着眼长远提出的重大倡议和构想,具有较强的时代意义。新时代的高等教育不仅要承担人才培养的重任,更要把握难得的发展机遇,地方行业高校应充分发挥自身学科优势,加强教育资源整合与创新,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涉外培训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形成完善的培训管理模式,为高等院校开展国际化教育提供参考,助力“一带一路”建设高质量发展。(作者王红蕾系西安邮电大学发展规划处副处长,高级工程师;艾达系西安邮电大学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副教授。本文系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课题[21YDYB10]、陕西省提升公众科学素质计划项目[2021PSL25]阶段研究成果)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印发《推进共建“一带一路”教育行动》的通知[EB/OL].(2016-07-15)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教育部关于印发《高校科技创新服务“一带一路”倡议行动计划》的通知[EB/OL]. (2018-11-12)
[3]罗学科,谢丹.“一带一路”背景下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思考与探索[J].北京教育,2017(12):14-17.
[4]朱健,李芳芳.“一带一路”背景下我国IT产业国际合作模式与政策研究[J].宏观经济管理,2017(11):23-28+33.
[5]姜安印.“一带一路”建设中中国发展经验的互鉴性——以基础设施建设为例[J].中国流通经济,2015,29(12):84-90.
[6]廖迎春.“一带一路”背景下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研究[J].现代交际,2018(15),169-170.
[7]陈·巴特尔,郭立强.“一带一路”建设背景下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转型与升级[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8(03),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