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八国际培训班的补习班“拽”老师
发布时间:2023-06-12 05:02:48

  传单、报纸、横幅、公交、地铁等载体,培训广告铺天盖地,更多的家长是通过“朋友圈”口口相传报班。

  刚挤进了一个培训班的群,群内老师发的“群规五条、上课三戒、注意事项N条”扑面而来,除了缴费金额、时间地点、内部资料禁止外泄等内容外,就是一些比较拽的“辅料”了,比如,下午5点前未缴费的视为放弃名额;外地市区的限定在某日来报名;家长一律禁止入内;以复杂的字母加数字编号进行分班;某某班额度已满、新增班还有多少名额等等。

  龙八国际

  通过不断地变着法子贩卖“焦虑、紧张和资源稀缺”,这类培训班非常自信,好像完全主导了“卖方市场”,根本不愁招不到学生。这些精心制定的“行规”,导向是为了更好地辅导好孩子,不过也有一些明显的“痕迹”。

  典型的饥饿营销。分时段限量放出拟招录的培训名额,分设多个班级,稀释招生总数补习班,反复强调今天不报明天可能某个专题班就满了;加价限时,在特定时间段内,以某个价格确定班次设置,辅以师资、硬件配套说明,让人觉得“物超所值”。那种以前的最先报名、让利打折的培训班,反而让家长疑虑培训班是否在自降身价、招不到人了。

  营造神秘主义。进入培训班,许多是各类“国”字号协会、行业或者机构颁发的奖牌、奖杯和师资力量证书,顿时觉得这里是一家师资力量雄厚、办学质量过硬的培训机构,到底谁颁发的、是谁授课难以细究;开始培训后,孩子送进去,家长就一律止步,寒假中这类短期的快餐式培训班也几乎没有公开课,想了解实时的上课内容也基本没有机会。

  以结果为导向的包装。培训结束后龙八国际,孩子的作业、作文或者其他作品,一般相对较好,辅导老师阅改认真、演算批注清晰,还有的在培训班内部的报纸、公众号上能获发表,并且第一时间在培训圈内分享,学生和家长皆感欣慰。可是开学后,感觉好像又不是学校里的那个“节拍”。

  培训班结束后,到底对孩子的作用有多大,也可能有用、也可能基本没有用处,也没有现成的质量评估参数。此外,通过寒假培训为孩子至少创造了和同学相处的时间、至少没有在家“散养”度假,也为家长自己争取了工作时间,看起来是一个培训班、家长、孩子“三赢”的结果。

  美国社会学家托夫勒认为,力量来自三个方向,即暴力、财富、知识龙八国际。这些培训机构抱着“分杯羹”的心态“贩卖知识”,缺少了一个核心认知,即力量来源除了这三个方向,更应来自“信仰”,对师德的信仰、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信仰。唯有信仰,才能用心教育。

  优秀的校外辅导机构对学生肯定是有很大帮助的,因此,要进一步加强机构、硬件、师资的标准化治理,以更高标准规范准入门槛,完善退出取缔机制,及时权威发布培训辅导认定信息,加大优秀师德品行兼优教师的鼓励激励和选树宣传,通过政府、行业、社会的协同共建,努力营造风清气正的教育生态,真正以人民为中心、为人民办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