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网上各种副业培训班火热,社交媒体的广告、推文上都称只要经过培训,就可以做副业,轻松挣大钱。
抖音上“禾田达教育”的配音培训课,内容显示“1元领取课程”,点击后跳转到支付界面,记者付了1元填写了联系方式。
随后,一个叫“配音路路”的客服发来一条含有网址链接的信息,该客服所在企业认证为”中广教育”。
“咨询老师”解释说:“中广教育”是禾田达教育的子公司,专门负责播音学习培训。
点击发来的链接开始上课,“直播间”出现的上课老师,先做了自我介绍,强调自己是播音科班出身,有丰富的相关工作经验。他还说,像没有基础的“小白”其实比播音专业毕业的学生更有竞争力,因为播音学生带有“播音腔”,在学习阶段不会学习有声书,所以,相比较,“小白”更容易塑造自身的嗓音。
课上除了讲一些常见的播音和配音技巧,重头戏在后面:描述配音市场前景广阔、需求大,低门槛,同时展示自己已在某有声平台获得的高额收益,再引出“全能班”介绍,在课程介绍和往届学员收益情况后,上课老师大方地表示今天放出8个优惠名额,优惠价是7580元。但过了几天,记者发现课程学费降价到了6580元。
“咨询老师”提出,可以先预付500元,其余学费可“分期付款”,通过花呗、京东白条、信用卡、教育助学分期贷款等。根据其说明,“教育助学分期”是内部助学通道,要绑定一张卡,每个月定期存钱。
其实这就是“培训贷”。就是由金融贷款平台一次性将贷款的学费支付给培训机构,再由贷款申请人向金融贷款平台分期还款。学员欠的是贷款平台的钱。即便你最后不想再上课了,这笔钱还是要还的。
关于“培训贷”,2022年4月,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发布2022年第1号预警龙八国际。预警指出:近日,多名大学生遭遇“培训贷”骗局。
这类“培训贷”骗局就是:学生通过贷款缴纳学费后,既无法学到有价值的课程和专业技能,更无法获得培训机构前期承诺的兼职岗位,却因为退费难而背上了沉重的债务。
“咨询老师”还称,他们机构与喜马拉雅等平台有合作关系,可协助学员在喜马拉雅上认证接单。
“禾田达教育”全称为四川禾田达教育咨询有限公司(下称:“禾田达”)。“企查查”显示,这家公司成立于2019年,注册资本138万元。经营范围为:教育咨询服务、会议及展览服务、组织文化艺术交流活动、翻译服务、信息技术咨询服务、科技中介服务、乐器批发等。该公司目前显示经营异常,2022年11月,被成都高新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列为“通过登记的住所或者经营场所无法联系的”企业。
“禾田达”是广州市一阅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下称:“一阅”),为百分百持股的全资股东,于去年11月持股。
“一阅”成立于2020年1月,两年多来,在股权、法定代表人先后做过两次变更。经营范围为:健康咨询服务(不含诊疗服务)、电子出版物出租、软件销售、认证咨询、培训业务(不含教育培训、职业技能等需许可)等。
另“中广教育”,全称为广州市中广教育科技有限公司。该公司经营范围为:住房租赁、教学专用仪器销售、计算机系统服务、网络技术服务、办公设备耗材销售、教育咨询服务(不含涉许可审批的教育培训活动)等补习班。该公司成立于2021年7月,目前经营状态处于异常。2022年9月,被广州市天河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列为“通过登记的住所或者经营场所无法联系的”企业。
记者还发现,收看直播链接域名显示为广州一家叫“飞策公司”的平台提供。根据该公司主页介绍,其提供的直播平台有录播功能:“老师可随时创建仿真体验直播,直播带货不再受时间限制”。
这正可以解释记者在调查中所经历奇怪的现象:上所谓直播课时,记者发送了十多条弹幕与“老师”互动,从未得到过回应。而屏幕显示的弹幕,都是几个固定的ID在与老师互动发言,却及时得到“回应”。
也就是说,所谓的直播课其实是录播。提供直播的平台介绍所称的“双师教育”,另外一位就是类似管理员,可以屏蔽发言、拉黑等。
三家单位之间关系,分析推断是“禾田达”在平台做营销,中广教育做落地,“飞策”提供技术支持。
此外,“咨询老师”在营销课程时还说,这个接单的活操作起来也很方便,只要用手机和耳机就可以录音。
先来说“先交199元办入学”,这是一种推销话术,先交少量的费用入学,之后的几千元课程费还是要付的。而且,真的要在平台上配音,是需要专业设备录制的,不支持手机录音。如喜马拉雅平台说明,入驻平台当主播要求使用专业设备录制,不接受手机录音。
以名人为导师的配音培训为例,都称“教你把声音变成钱”。为了解“行情”,记者先后报了两个平台培训班。
某微信公众号推荐“声音变现训练营”,导师资质介绍是没有播音主持背景,完全零基础开始,8个月靠配音赚了100万元,短期培训6天(截至发稿,该课程目前已在平台下架,换成了另外的28天课程)。
另一微信公众号推荐的“梨花声音研修院”,导师是有20年资深经历的前卫视主持人张某,通过该微信号报名免费。
上述两种上课都在App上进行,流程差不多。先是加“助教”微信,又加入一个微信群。按要求,大家进群后,昵称要改备注:地域、年龄、职业、性别、姓氏等基本信息。
第一天开课,主要交代大家几天学习内容,最后一天还有一个结业仪式。课程都是事先录好的视频,上课就是看录好的讲课视频,每天看15分钟以上算打卡,每天“助教”在群里会布置作业,然后老师会一一点评。
视频中,导师会跟大家普及配音的一些发声技巧等知识,更多讲配音这个领域现在非常急需人才,比如音频类平台、有声读物配音等,按这个职业前景,每个月赚几万都是小意思,年入百万的人也大有人在。
如“梨花”5天培训时间里,第一天、四、五天都在讲行业好怎么变现。最后一天结业仪式,张某现身,开场白后,就开始讲配音行未来可期的前景等等,还说有优惠价。随后,“导师”“助教”在群里发优惠链接,减掉优惠2000,进阶课需8800元……
群里,不一会儿,有人发已经报名付钱的截图,“助教”也会隔一会就谁谁付款的截图……
为了让更多人报名,助教平时很注意发现“目标”。在“声音变现训练营”,一次作业是朗诵《满江红》,一位普通话不标准、明显带有西北口音的男学员的朗诵,得到助教肯定,说发音龙八国际、感情、停顿等都很好,“这样的声音以后大有前途”;有的学员朗诵作业,情感毫无起伏,也会得到肯定,这些学员最后都付费参加了进阶班。
记者查询发现,“梨花声音研修院”身后的培训机构是“十方教育”,“十方教育”全称是:深圳十方融海科技有限公司(下称“十方教育”),成立于2015年,该公司又是深圳市微课科技有限公司(下称:深圳微课)全资股东,“深圳微课”成立于2017年,两家公司都在深圳,开发了“荔枝微课”App,上课打卡用的就是该App。
“企查查”显示,“十方教育”涉民事案件50起,有被告也有原告,涉及侵害作品信息网络传播权著作权权属纠纷、不正当竞争纠纷、侵害作品信息网络传播权纠纷等。其中一起,2020年7月,戚薇向北京互联网法院起诉该公司,法院以网络侵权责任纠纷开庭,最后以调解结案。
2021年11月29日,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深圳市知识产权局)以存在“不正当竞争行为”对“十方教育”做出行政罚款27819元的处罚。处罚依据是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关于“发布虚假广告”相关规定。而“深圳微课”也因不正当竞争,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2019修正)》有关规定,在2022年12月27日,被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南山监管局行政罚款50000元。
“声音变现训练营”背后的培训平台是“有书”App,上课打卡是在该App,为北京万维之道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所属。该公司也涉多起民事官司,涉及侵害作品信息网络传播权纠纷等。
去年12月,该公司因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有关规定,被北京市朝阳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罚款6万元。处罚决定书显示:当事人在微信公众号、自营App“有书副业训练营”上宣传有“只要你有一台手机,就能赶上这趟财富快车,轻松捞金”“凭什么他一个月赚30万?找到吸金套路,赚钱速度比怒想象的还要快!”微信公众号、自营App“蓝像思维”发表的文章标题为“6岁识3000字,15岁上清华”、原来“不费力”的教育、“学霸都在用的高效记忆法,轻松拉卡差距拿高分”等内容。
去年2月,“有书”App还因存在违规收集个人信息及强制用户使用定向推送功能,被工业和信息化部列入2022年第一批存在问题的App名单上(该批名单共有120个App,小米直播、菠萝街直播、凹凹啦、百度定位等,涉及违规收集个人信息及强制用户使用定向推送功能、违规收集个人信息及强制用户使用定向推送功能等)。
在黑猫投诉平台,记者搜索“配音课”发现,截至目前有2015条投诉,“配音培训”有467条投诉。投诉内容大多集中在:交了钱以后,大家找不到所谓的一对一老师、后期接不到单子、退款难、让人去贷款交学费等。
一名参加了高级班的投诉者反映交钱后,再也找不到代课老师,也联系不到导师。“课上不了,钱也没处找人退……”
有网友反映,自己先后两次被忽悠走了13480元学费。该网友先参加了声音培训班,交了8800元,“学习完之后,那个所谓的老师根本不理人,不管是要求重新学习还是接单,都不回信息。”之后,该网友又被忽悠了,于2022年12月22日去报名了参加了“海外抖音掘金计划”,“当时和我说这个有老师教我做那个什么海外抖音店,一对一指导,保证我能变现赚钱,但是到了后面,店也没开成……和他们说退款就是直接不回复当做没看到……”
有网友反映,交了8000元学费,每天坚持学习,课程学完后,至今几个月,只中了一条单子,这个单子任务就是接听电线元。
还有网友反映,自己学成毕业一年后,才接到5个单子。期间没有老师来带,也没有老师来跟进指导。“我都毕业已经快一年了,总共在平台上就挣了二三百块钱。我想问哪里来的月入过万?”
该网友说,“他们所说的自己的接单平台上的稿件都是特别固定的稿件,旅游解说,儿童读物,历史、情感电台,奇闻百科,总共就这五种,偶尔有个小说绘本拆书稿,中单特别难,一个单才30-50元,就算每天中单也才千元,何况不会中单。”
配音演员彭尧接受媒体采访时说过:“配音工作并不像某些工作那样看似有很高的收入。”在他看来,配音是产业的末端,“要拉到演艺圈那么高的薪酬,不太可能”。
此外,彭尧还说到,配音新人刚开始可能会没有收入,就是在实践和学习。养活自己要么是靠积蓄,要么吃家里,可能额外还得在网上找一些有声读物配音等零碎的散活。普通人的话,要想好是不是能忍受大概半年没有收入的情况。
有配音圈的专业人士透露说,现在配音圈注册有20万人,只有1000人赚钱。
其实,无论是给有声小说配音还是影视剧配音,并不是声音好听、普通话标准就可以,更讲的是配音人对作品、对角色的演绎。所谓配音演员,就含有表演,这是要看人有没有天分、天然的戏感的。
此外,现在热门的线上培训内容五花八门,如学后期剪辑、公众号爆款写作、心理倾听师、PPT制作、收纳整理师等,都打着学了后可以轻松做副业挣钱的名头。
黑猫投诉平台上,涉及到在线培训的还有其他机构、平台,如:潭州教育、学慧网、聚师网、尚德机构、加盐学院、哈德良学社、云之声教育、思考在线、深海教育、中职通等。反映的问题也多集中在虚假宣传诱导交费、退费难、让学员贷款等。
学员们都是在知名社交媒体上看到了这些机构广告和文章后加入的。为这些课推广的“广告”“软文”中,以免费试听、1元学费或特别优惠价等为培训机构、平台引流。
所谓的老师往往夸下海口,“承诺”学员,学成后,机构能推荐或“派单”提供兼职赚钱机会,以此诱导大家去买高阶课,学费都不便宜,最低的也要3000元左右,高的上万元。
像后期剪辑,现在市场行情,一分钟好一点水平的,一般30-50元,有的是打包价,一条50元-100元,按培训机构所称的“轻松月入万元”,相当于要剪出200分钟或条的成片,这种剪辑可不是用手机软件就可以完成的,是需要专业设备的。
其他类似什么心理倾听师、人生规划导师这些职业分类,并不是专业的职业分类名称。
值得注意的是,在兼职诈骗受害群体中,以大学生、宝妈居多。因为这两个群体是有兼职需求的主要群体,而她们也成了参加此类在线短期培训、被忽悠的主要群体。
喜欢在唱歌软件唱歌,一天她加了一个配音群,老师让她先下载App,“不是正规应用市场下载的,是发链接下载的那种”,再然后她就进了一个几百人大群,昨天派任务,抢得激烈,“我妈用粤语唱了一首《千千阙歌》,被录用了,当晚支付宝到账15元”。第二天,对方提出让她预缴500元,领专用设备,说以后做任务都要用这套设备。@江南小猫的妈妈果断退出了。
网友“星空物语”准备考研,为了勤工俭学,在网上看到一个一个配音兼职赚钱的帖子,点了进去,上面有上千条好评,她一点点走进骗子圈套。
她添加了老师微信、QQ群,“这个QQ群里加上我总共有八个人,其中六个是管理员,且是同一个人,另一个人一直没说话。”
她按老师所说的一步步领取任务、交纳报名费、完成任务,报名费只要36元,加之“老师”还承诺完成任务后会和工资一起返款,她抱着试一试的心态便完成了配音朗读任务。
第一次完成任务后,36元报名费36元和10元工资全部打给了她。后来她又领了几次任务,“不到两个小时,吃完饭轻轻松松地就赚到了110元”。
第二天,新任务来了,这次任务要做三单,每单报名费还不一样加起来要1688元,还让“星空物语”去网上贷款,说如果不做,就要申请解绑银行卡,而解绑银行卡要么需要提交1000元押金,“说是如果最后一个任务没完成的话就算这次任务失败,前两次任务付的报名费及应得的工资都不能退给我。”
记者在调查中发现,现在,一些微信公众号上发布培训推广文章后,一定时间后会进行删除。
有关人士分析,除了平台监管发现删除外,还有的是微信号运营者想规避风险的做法。
根据《互联网广告管理办法》(公开征求意见稿)相关规定,平台经营者作为互联网信息服务提供者有义务对利用其信息服务展示、发布的广告内容进行监测、巡查。明知或者应知发布违法广告的,应当采取通知改正、删除、屏蔽、断开链接等措施予以制止,并保留相关记录,涉及违法犯罪的,及时向公安机关报告。互联网直播内容构成商业广告的,相关直播间运营者、直播营销人员应当履行互联网广告经营者、广告发布者或者广告代言人的责任和义务。
对于存在明显欺诈风险的“副业培训”广告,平台帐号运营者者,应当与培训机构承担连带责任,也应就用户的部分损失承担赔偿责任。而平台经营者有义务向受害用户告知相关账号运营者的实际身份。
从记者调查和网友反映情况看,在线培训机构卖课程时,还会诱导去分期贷款付款,除了常见的花呗、白条等外,他们还会提出如“教育助学分期”等“培训贷”。
这种“培训贷”,是禁止向在校生开放的。2021年3月,银保监会办公厅、中央网信办秘书局、教育部办公厅、公安部办公厅、人民银行办公厅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规范大学生互联网消费贷款监督管理工作的通知》,其中规定,禁止公司、非持牌机构对大学生发放贷款。
一些培训机构为了规避监管,会让在校大学生等学生学员填写申请贷款时,隐瞒学生身份,还会帮学生“伪造”工作地址。
但即便不是在线大学生,培训机构如果诱导其他人去申请“培训贷”,也涉嫌违法。如果培训机构在销售时存在一定误导或诱导行为,如一再强调分期付款可减轻一次性付款压力、“免息”等,弱化“培训贷”的贷款属性及风险,诱导消费者通过“培训贷”付款,使消费者在不知情的情况下签署与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的借贷协议,是涉嫌违反《消费者权益保护费》有关“知情权”等规定的。
一方面,学员要和培训机构协商退费,如果培训协议上有约定,从其约定;如果没退费约定或协商不成,机构无正当理由拒绝退款,可去向消费者权益保护协会投诉或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现在,还有的培训机构钻漏洞,比如让学完的学员中上一两单,成了他们没有不兑现承诺的理由,从而拒绝退款。